神經刀·自在道 (另類講基督教神學)

「上帝之道在人間,將神學精練成大道。」我係Michael。英國伯明翰大學神學博士,專門研究音樂神學同現代靈性嘅博士。同時都係網上神學教育平台 Life Seeks Understanding 嘅創辦人。 - 🔍 借上帝視角,解讀經文奧秘 - 💡 挑戰談論上帝嗁尺度 - 🌈 天馬行空,超越教義 - 🎧 每週更新,隨時隨地聆聽默想。 想知多啲關於我嘅嘢,歡迎 follow 我 FB: Lifeseeksunderstanding IG: Lifeseeksunderstanding Patreon: Lifeseeksunderstanding Email: lifeseeksunderstanding@gmail.com

Listen on:

  • Apple Podcasts
  • YouTube
  • Podbean App
  • Spotify
  • Amazon Music
  • iHeartRadio
  • PlayerFM
  • Listen Notes
  • Podchaser
  • BoomPlay

Episodes

4 days ago

一張意外的邀請函,讓我參加了歐洲五旬宗朝聖之旅。當其他人還在為高昂會議費用苦惱時,我有機會不花一分錢,這不是運氣,而是學術實力的回報。
在學術會議後見工過程,一位來自香港的神學院董事想問有關不同神學問題。
「你的政治立場會影響你的教學質素嗎?」「你真的相信聖靈會直接啟示嗎?」
一場無硝煙的神學面試辯論。從聖經詮釋的理性基礎,到五旬宗的靈恩經歷;從學術嚴謹性,到信仰的實踐活力。每一個回合都在考驗著彼此的神學根基。
最精彩的是,當我被質疑我的開放式神學時,我直接回應:「真正的神學不怕挑戰,怕的是思想僵化。我的政治立場從不影響我的教學專業,同樣地,我的神學觀也不會因為你的質疑而動搖——除非你能提出更有說服力的論證。」
這場意外的思辨交鋒,不僅鞏固了我的神學立場,更讓我深刻體會到:真正的學者,就是要在國際舞台上接受最嚴厲的檢驗。
有火的人,到哪裡都會發光。

Saturday Jul 05, 2025

2025年6月,高皓正透過「以撒國際使徒中心」接受按立為「使徒」,震驚香港基督教界。這位從演藝界轉入宗教領域的公眾人物,不但公開接受這個充滿爭議的頭銜,更在其YouTube頻道大談「時代分辨」和「主再來時間」的預測。
本集節目將深入剖析高皓正事件背後的神學危機——新使徒運動(New Apostolic Reformation, NAR)如何透過本土化策略,在香港教會中傳播其異端教義。我們會追溯這個運動從1948年加拿大「晚雨運動」到華格納系統化理論的歷史發展,詳細分析其五大核心教義:使徒權柄復活、成功神學整合、七座山頭策略、屬靈爭戰理論,以及現代啟示主張。

Sunday Jun 29, 2025

當我是一個獲最佳論文獎都找不到教會與神學院工作的博士,如何在被英國教會體制反覆拒絕後,意外地在咖啡店中找到了最真實的服侍?這是一個這是一個關於呼召、拒絕與重新發現的真實信仰故事。當教會更關心教義測試而非真實服事,當機構政治比福音工作更重要時,我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從倫敦聖公會的面試房間到東倫敦西人教會的勵志服事,再到咖啡師培訓課程,這是一個關於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上帝工作的真實故事。對於每一個曾經被自己想要服事的教會拒絕的神學人/神學生,我的分享或者會帶來你的共鳴。

Sunday Jun 22, 2025

當我神學博士畢業夢遇上現實生存問題會發生什麼?
今次「神經刀.自在道」Podcast,我分享了我從學術成就高峰到找工作的謙卑體驗,最終透過一條意想不到的道路——專業咖啡培訓——找到新的人生目標的意外旅程。
這一集探討了韌性、重新發明自我,以及在傳統神學學術路線行不通時擁抱新挑戰。無論你是否正面臨自己的職業十字路口、考慮重大人生改變,或者只是對社會影響與咖啡文化日益增長的交集感到好奇,也許我的故事提供了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尋找機會的靈感和實用見解。

Sunday Jun 15, 2025

信仰實驗場之不是末日審判,不是天使降臨,而是人生在世,你會選擇妥協嗎?陳韋安牧師的回答引爆了香港教會。一句「never say never」變成了「願意配合」,一次真誠的分享變成了信仰危機。支持者說他誠實,批評者說他軟弱。但真正的問題不是他說了什麼,而是我們為什麼如此恐懼這個問題?因為我們都知道:考驗已經來了。不是將來式,是現在進行式。
現實會測試你的信仰,社會會質疑你的堅持,甚至教會內部也會分化你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誰能站立到最後?

免費聽
Spotify:https://shorturl.at/DcTc2
Apple:https://shorturl.at/AjXGh
YouTube:https://shorturl.at/JmO8F
Instagram: @lifeseeksunderstanding
Facebook: LifeSeeksunderstanding
Patreon:LIFESEEKSUNDERSTANDING
純金錢支持我改革神學教育: https://donate.stripe.com/28o17ubovgrJ9Py5km
我自己:
鄧智文 aka Life Seeks Understanding 網上神學教育平台創辦人
英國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ology 委員 (2025-2028)
英國伯明翰大學神學博士
專攻音樂神學、現代靈性與系統神學
《道成搖滾》作者
近年獲英國藝術發展局資助,於歐洲展演聲音藝術作品

Saturday Jun 07, 2025

著名舊約神學家華特·布魯格曼(Walter Brueggemann)於2025年6月5日離世,享年92歲。香港神學界多數只認識他1978年的經典《先知式的想像》(The Prophetic Imagination),但布魯格曼一生著作超過150本,思想遠比我們想像豐富。本集透過布魯格曼學生新書《與布魯格曼讀聖經:聖經重塑世界的力量》(Reading the Bible with Brueggemann: Scripture's Power to Remake the World)(今年年底出版),全面介紹布魯格曼從1978年到2020年的重要著作,包括詩篇研究、後現代聖經詮釋、舊約神學,以及關於金錢、安息和物質性的實踐神學。
 
對於處身挑戰時代的香港教會,相信布魯格曼的神學遺產提供了寶貴的另類想像資源。

Monday Jun 02, 2025

新加坡康希牧師挪用教會金錢,坐監出獄後竟在訪問中稱自己要學習「饒恕」,將自己包裝成受害者。這種荒謬背後,揭示了人性最黑暗的真相: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康希牧師。
本集深入剖析基督教「轉化」概念,從聖經原文epistrephō(轉回)和metanoeō(悔改)出發,探討真正悔改與自我辯護的根本差異。透過七階段轉化模型,分析權力腐化、成功神學毒害,以及現代教會缺乏問責制度的系統性問題。更重要的是,節目挑戰每位聽眾反思:當我們犯錯時,第一反應是承認還是找藉口?我們是否在用宗教語言包裝逃避責任?真正的信仰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,而是面對現實的勇氣。

Saturday May 31, 2025

某日我去英國聖公會教會面試,怎知變成同性婚姻大審問!原本我以為討論我的神學與音樂研究,結果面試官最關心係我對LGBT議題嘅立場?英國現時經濟爆煲、NHS崩潰、樓價癲咗,教會竟然還是最關心同性婚姻?2024年聖公會因為同性祝福禱告搞到要分裂,保守派威脅建立平行教區。查實,當普通人為生活掙扎緊嘅時候,教會係咪搞錯重點?音樂可以療癒人心,但教會淨係識內鬥……

Sunday May 25, 2025

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牧師最新對談《破碎的你,也能重新開始》表面屬靈深刻,實際卻是否定屬靈言語藝術呢?

Sunday May 18, 2025

探討「雙職牧者」現象,即同時擔任教會事奉及世俗工作的宗教領袖。我嘗試深入淺出地分析這種事奉模式的歷史淵源、聖經基礎和現代意義,嘗試解釋雙職牧者與時下流行的「斜槓族」的關鍵差異,並探討這種事奉形式在教會中的實際挑戰與獨特優勢。適合教牧同工、神學生及關心教會發展的信徒收聽。

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dcast Powered By Podbean

Version: 20241125